让“鸣门第九”大放异彩的乡土瑰宝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演奏会

 为了纪念1918年6月1日鸣门市板东战俘收容所的德国战俘在亚洲首次演奏第九交响曲全曲,以及鸣门市文化馆的落成,1982年市民们举办了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演奏会。现在,每年6月的第一个星期日举办演奏会,国内外许多合唱团聚集于此,约600人组成的大合唱响彻整个礼堂。

【认定NPO法人鸣门“第九交响曲”演唱会】※外部网址

32nd Concert of Beethoven's Ninth Symphony (2013)
 ▲第32届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演奏会

和德国吕纳堡市的交流

 吕纳堡市和鸣门有许多相似点,例如都是依靠制盐业兴盛起来的,拥有着丰富的观光资源,人口、城市规模都大致一样等等。自从1974年4月缔结姐妹城市关系以来,两市互派亲善使节团等市民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此外,还有中小学生组成“小小使节团”互相访问,以及其他文化、艺术活动等非常有意义的交流。

Naruto's 20th Friendship Delegation during their visit in Lüneburg
 ▲第20批鸣门市姐妹城市亲善使节团

Lüneburg's 19th Friendship Delegation during their visit in Naruto
 ▲第19批吕纳堡市姐妹城市亲善使节团

【姐妹城市德国吕纳堡市】

鸣门市友好秋樱节

 据说当时的板东战俘收容所里种植了许多秋樱(大波斯菊)。每年的10月上旬到11月上旬的一个月之间,市民都会在市内的40多个地方种植秋樱。这一活动叫做“鸣门市友好秋樱节”。在此期间,市民还开设交流接待所,免费提供茶水等。吕纳堡市的亲善使节团来访时,也会围绕秋樱展开一些交流。

During the Cosmos Friendship Festival
 ▲秋樱交流活动的情景1

Group picture during the Cosmos Friendship Festival
 ▲秋樱交流活动的情景2

【鸣门市友好秋樱节】

鸣门市德国馆

 为了将板东战俘收容所的事迹传递给后世,也为了在鸣门市设立一个国际交流的场所,我们于1972年修建了德国馆(旧馆),并于1993年修建了新的德国馆。

 馆内收藏了许多当时的珍贵资料,还设有放映机、模型、西洋镜、机器人等设备。

【鸣门市德国馆】

During the 13th concert of Beethoven's Ninth Symphony in front of the German House
 ▲于鸣门市德国馆前举办的第13届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演奏会

贝多芬像

 贝多芬像,也就是“第九交响曲”的作曲者贝多芬的雕像,位于鸣门市德国馆的正面。此雕像是为了纪念鸣门市50周年,于1997年由德国雕刻家Peter Kuschel制作的。雕像后面贴着“第九交响曲”亚洲首演80周年和95周年演奏会的纪念陶板。

Statue of Beethoven
 ▲贝多芬像

板东之钟

 板东之钟位于海拔120米的丸山山顶,是日德友好和永久和平的象征之塔。鸣门市修建此钟的部分经费来自于原来的战俘和其家属、及各界人士的热心捐助。其次,此钟是在日德商工会议所的协助下,由德国产业联盟在德国制造并捐赠给鸣门市、最后由汉莎德国机场友情赞助空运至鸣门的。

The Bell of Bando
 ▲板东之钟

鸣门市贺川丰彦纪念馆

 鸣门市贺川丰彦纪念馆是为了号召人们学习和甘地、阿尔贝特施韦泽并称世界三大伟人的贺川丰彦(1886—1960)而在德国馆附近修建的。贺川丰彦倡导友爱、互助、和平,通过各种社会运动和工会运动为贫困人群和弱势群体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纪念馆是模仿船本牧舍建造的。船本牧舍是由德国战俘设计、在当地泥瓦匠的配合下修建的、用于培训养猪和奶酪制作的场所,也是战后贺川丰彦给当地农民开办农民福音学校的场所。

【鸣门市贺川丰彦纪念馆】※外部网址

Naruto City Kagawa Toyohiko Museum
 ▲鸣门市贺川丰彦纪念馆

小憩之亭“第九交响曲之乡”

 小憩之亭“第九交响曲之乡”是一座特产馆,该馆屋顶的大梁使用的是国家物质文化遗产板东战俘宿舍遗留下的建材。馆内销售鸣门市的特产,还能品尝到原汁原味的香肠。

【小憩之亭“第九交响曲之乡”】

The roadside station "Home of the Ninth"
 ▲小憩之亭“第九交响曲之乡”

德国村公园(板东战俘收容所旧址)

 德国村公园是板东战俘收容所的曾经所在的地方,现在是市民休闲的公园。入口处有仿照当时而建的大门,园内还留有当时战俘宿舍的地基。

Entrance to the German Park
 ▲德国村公园正门入口

德国兵墓碑

 德国兵墓碑有2座,位于德国村公园正门右后侧。新的墓碑是1976年为了祭奠在全国的收容所去世的87位德国战俘而修建的集体墓碑。旧墓碑是德国战俘在1919年回国前修建的,是鸣门市和德国恢复交流的象征,也被指定为德岛县文化财产遗迹。

The new cenotaph built to honor the memory of all German POWs who died during Japanese incarceration
 ▲德国战俘集体墓碑

Old cenotaph, built by the German POWs from Bando
 ▲板东战俘收容所德国战俘墓碑

红十字纪念碑

 红十字纪念碑是日本红十字会德岛县支部于2011年9月在德国村公园正门的左后方设置的石碑。纪念碑上写着“跨越国境的博爱胸怀曾温暖着这里”。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板东战俘收容所的德国战俘心系关押在苏联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的同伴,为了救济他们而开办了慈善演奏会。此纪念碑就是为了记录这段历史而修建的。
 以当时印有“红色十字”的海报为主题制作的纪念碑向后人讲述着板东战俘收容所代代相传的红十字人道主义精神,以及当地展开的人道主义救援的真实故事。

Red Cross Monument
  ▲红十字纪念碑

德国桥、眼镜桥

 德国桥、眼镜桥位于灵山寺后面的大麻比古神社中,是德国战俘当时修建的。据说他们是为了当地老百姓而建的。德国桥被指定为德岛县文化财产遗迹。

Glasses' Bridge
 ▲眼镜桥

German Bridge
 ▲德国桥

TOP